❝ 流亡生活中的踏實、定居共生裡的難,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不同。❞

「桑」是藏語的煙,緩慢燃燒柏木樹枝是一種祈福和淨化的儀式,
「朵」是放下,「瑪」是大地或者母親。

藏人習慣燃煙祈福,緩緩升起的「桑」煙和用雙手捏出的「朵瑪」,都是為了祈求平安所製造出來的意象。
然而逃亡中的人們無法燃煙,只能定居後以替代糌粑的麵粉捏出朵瑪,獻給雙腳所踩的大地。

平安,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件很簡單的事,但對於不得不離開家園的藏人或非自願移民來說,卻是個有點難的「夢想」。即使好不容易在定居營區裡安定下來,仍有各種考量等著決定──
要繼續遷徙到別的國家嗎、要回「家」找家人嗎、定居營區能提供更好的生活嗎……

《桑和朵瑪》作者林汝羽在其田野研究的過程中,與流亡藏人一起生活,傾聽他們的故事。不論是快樂還是悲傷,都透過她的筆,寫下一則又一則感動人心的觀察與紀錄,就像用糌粑捏出朵瑪,將無形的祈求化為有形。

——。——。《#桑和朵瑪》新書分享會在飛地 ——。——。

時間|3月1日(五)19:00-21:00
地點|#飛地書店(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-2號)
講者|#林汝羽(本書作者)

免費講座,請事先報名:https://forms.gle/LkHJLA9ZGVLmab9JA

🪐在飛地購書,即贈作者親自在印度、西藏拍攝照片製成的明信片套組🪐
🪐作者也準備了許多在印度藏人自製小物,參與講座就有機會獲得🪐

——。——。——。——。

📖《桑和朵瑪:#西藏離散社群的流動與社會韌性》

❝ 這是一個外族人進入藏文化找尋自我的故事,個人「應該屬於」的國家以及「自己是誰」,總歸必須是自己的選擇。❞

作者對西藏的興趣自二○○五年的背包客旅行後便持續發展,之後對於藏人在印度受到的抗暴英雄待遇、長期扶助且可歸化的難民地位、難民社群如何立足開枝散葉的過程特別感興趣。
在西藏與印度長期觀察無國籍難民,無論是遷移或是途中的生活種種,對他們所來及抵達的地方,都有各種不同的影響,本書直面這些人的所思所想。
從背包客、田野調查到成為一位研究者,從一名旅途中的觀察者,進而融入西藏、印度等地的離散社群,成為他們的一分子,從流亡到共生,非自願移民的近距離觀察。

——。——。——。—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