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。——。——。

與談人:高仲明 (攝影家 )、徐蘊康 (製作人)
活動日期:6/22(六) 14:00-16:00
活動地點:飛地書店 (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0-2號)
報名連結:https://forms.gle/WBA6bzFViKpSohKG8

——。——。——。

節目簡介

【聆聽光影-關本良】

說到「跨界」,前題是要先有一個「界」。對關本良而言,他曾是劇場人,後來也拍平面攝影、短片、電影、廣告,他的頭銜是攝影指導、導演、剪接…他喜歡什麼都是,但也什麼都不是。在影像創作領域裡,他是穿透、沒有框界的,像水一樣,可以是河、是湖泊、是大海。

香港在上一個世紀的最後十年,關本良參與了許多香港藝術電影的拍攝,與#王家衛關錦鵬#許鞍華 導演們合作。緣份來了,他也導了幾部短片、紀錄片;緣份來了,他來台灣拍片,最後留在台灣,與台灣一些年輕的導演合作,一起陪同台灣電影走出低潮期。前行的過程中,因為《#2046》,他獲得 #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攝影,他的《#乘著光影旅行》榮獲2010年 #台北電影節 的3項大獎。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他,習慣先靜靜地,聆聽光影。

【離散港人的後時代革命】

2021年《#如水》雜誌在台灣創刊,這是一本連結海外香港人的實體雜誌,編輯群主要都是曾經參與香港社會運動,現在流亡在世界各地、繼續做倡議工作的年輕人,他們都是《如水》台灣編輯江旻諺在香港念書時期所結識的好朋友。2019年這群人離開香港後自己當起記者,分別在日本、澳洲、加拿大、英國、美國等地,以雜誌專題採訪香港人所關注的議題,共同延續海外香港文化的精神面貌,並重新和香港連結。

​香港攝影家 #高仲明#國安法 後,以就業金卡申請來台,他繼續以鏡頭紀錄流亡來台、回不去的香港人,高仲明採訪他們的故事後,以臉部過度曝光的攝影方式拍下他們的肖像,完成一系列《#後時代革命》攝影集。早在2019年,高仲明在香港親身經歷革命現場後,他便不斷尋找運動中受傷的人,拍下他們的傷痕,完成《#港傷》系列,為歷史做記錄。之後,他繼續拍攝香港運動後的地景,取名為《#慢性港傷》。

​香港導演 #杜汶澤#太陽花運動 後被封殺,他以「文化界特殊成就」身分移居台灣,成為台灣公民。來台後,他開始自製拍攝移居台灣的香港人,紀錄他們的生活以及如何在台灣保存香港文化。為了讓不能自由發聲的香港媒體人有創作空間,他還成立「#喱騷」網路平台,製作以廣東話為語言的節目,杜汶澤說:「一個民族只要保留自己的語言,就不會被消滅」。